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供考生备考时参考。
第三条 考试科目:
(一)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业务。
(二)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科目
综合知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笔试);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口试)。
第二章 综合知识(红体为今年新增内容)
第四条 综合知识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要求考生了解所列知识点。
第五条 综合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六条 综合知识内容包括:
一、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商品 货币 资本 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共产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 人民民主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践论》、《矛盾论》、《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党的建设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新时代内涵与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八个明确”“十四条坚持”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其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步走”战略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统揽“四个伟大”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相互关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两者之间关系)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坚定实施“七大战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科学内涵、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及其总目标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习近平法治思想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及其总目标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网络强国战略 传播手段建设与创新 互联网内容建设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建设美丽中国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强军思想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 习近平外交思想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倡议 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 正确义利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的最大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四个历史阶段”与“四个伟大成就” 伟大建党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人类文明新形态
(五)近期国内外重大事件
二、法律基础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
(一)宪法
我国的国家指导思想 我国的国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依法治国 我国的文化制度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宣誓制度 监察制度 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的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
民法总则改成(民法典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未成年人法定年龄标准保护人身自由、人格尊严 保护自然人 (民事主体)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保护自然人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婚姻自主权 保护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 保护个人信息 保护英雄烈士 新闻报道涉及人格权益的合理使用与合理核实义务 个人信息保护与处理 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
刑法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罪 侵犯著作权罪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虚假广告罪 诬告陷害罪 侮辱罪 诽谤罪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 传播淫秽物品罪 侮辱国旗、国徽、国歌罪 泄露国家秘密罪
刑事诉讼法 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报道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文化服务的负责部门 公共文化设施 政府公开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和媒体监督
国歌法 国歌的名称 国歌的法律地位 维护国歌尊严 禁止奏唱国歌的场合 国歌的宣传教育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国歌的法定时点
英雄烈士保护法 英雄烈士的法律地位 烈士纪念日 鼓励和支持英雄烈士事迹创作生产和宣传推广 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法定义务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的法定职责
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 制作传播内容要求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范围 著作权权利种类 著作权权利限制 表演者权利和义务 录音录像制作者权利和义务 广播电台、电视台权利和义务 职务作品
国家安全法 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教育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
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网络产品和服务强制认证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用户实名制 网络信息发布行为规范
保守国家秘密法 国家秘密范围 法律责任
监察法 监察委员会 监察范围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广告法 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广告内容准则和行为规范 未成年人广告的特别规定 广播电台电视台违反广告法的法律责任 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
证券法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证券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本原则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禁止制作、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应当遵守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查节目的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三、经济学、社会学、文学常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供给与需求 自由经营与政府干预 资源配置 成本与收益 国内生产总值(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充分就业与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顺差和逆差 外汇与汇率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 欧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社会化 社会角色 社会规范 社区 社会分层 现代化 社会保障
《诗经》 《楚辞》 《史记》 唐诗 宋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新文化运动 鲁迅 沈从文 茅盾 《荷马史诗》 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 卡夫卡
第三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红体为今年新增内容)
第七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重点考察考生对广播电视工作认知程度,要求考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原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广播电视常识。
第八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
第九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内容包括: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新时代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践行“四力” 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党性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四)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的含义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 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
(五)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的实质 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正确行使舆论监督职能 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准确监督 、依法监督的原则 把握大局,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
(六)政治家办报办台
“政治家办报”的提出与发展 政治家办报办台的基本要求 在新形势下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
(七)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定义的内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真实的本质要求与具体要求 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坚持准确、公正、全面、客观的报道原则 当前新闻真实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以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指导新闻工作 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新闻手段 客观报道 全面把握和正确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 发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作风
(八)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的含义 新闻价值的要素 新闻价值的客观性与综合性 新闻价值取向
(九)新闻事业的性质
新闻事业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 新闻事业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 新闻事业是综合国力和国家形象的体现
新闻舆论工作的地位作用(“一项重要工作”“一件大事”“五个事关”) 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三贴近”原则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按照“三贴近”原则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
(十一)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十二)文艺方针政策
“二为方向” “双百方针”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 坚持尊重文艺规律,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十三)对外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外宣工作职责使命 外宣工作基本原则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媒体改成(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十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原则要求
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十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视察解放军报社的讲话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发表的重要讲话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讲话
二、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
(一)新闻工作者责任
新闻职业与新闻工作者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二)新闻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新闻工作的法律规范 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制度建设 新闻道德委员会 媒体社会责任报告 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行为
(三)广播电视工作者职业道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19 年11月7日修订) 《中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职业道德准则》 《新闻从业人员职务行为信息管理办法》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章程(试行)》
三、广播电视常识
(一)新中国广播电视发展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央视网 央广网 国际在线 中国网络电视台 央视频 云听
(二)广播电视节目概述
广播电视节目 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 广播的传播符号 电视的传播符号 电视影像的要素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新闻中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电视新闻中画面、音响与文字的关系 公益广告
(三)新型传播平台概念和种类
媒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 智慧广电战略 移动优先战略 微信 微博 客户端 社交媒体 网络直播 UGC(用户生产内容) PGC(专业生产内容) 网络主播 网综 网剧 网络电影 短视频 跨屏互动
第四章 广播电视业务
第十条 广播电视业务重点考察考生的广播电视采编能力,要求考生掌握采、写、编、评的基本技能。
第十一条 广播电视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二)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满分为 100 分。
(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案例分析题、写作题。
第十二条 广播电视业务内容包括:
一、广播电视采访
(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
新闻采访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要求
(二)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选题
新闻线索 确立选题的标准
(三)广播电视采访准备
广播电视采访的准备 采访提纲的撰写 记者在现场的介入方式 采访对象的选择
(四)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现场观察 广播采录的基本要求 电视摄录的基本要求 体验式采访
二、广播电视写作
(一)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符合广播电视媒体特点 用事实说话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结构要求
结构线索清晰 层次清楚 核心信息处理突出
(三)广播电视消息
广播电视消息 新闻要素 背景 导语 广播电视消息常用结构
(四)广播电视新闻专题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表达手段 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常用结构
(五)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广播电视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六)广播电视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的基本要求 系列报道 系列报道的基本要求
(七)深度报道
(八)全媒体报道
三、广播电视编辑
(一)新闻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职责 选题确定 编辑工作流程 新闻报道的策划 选择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栏目编排 录制播出 直播导播 通联 报道策划
(二)节目编辑合成
音像编辑合成 新闻类节目音像编辑的基本原则 广播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电视新闻编辑手法和技巧 情景再现
四、广播电视评论
(一)新闻评论的特点与功能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功能 新闻评论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的说理
论点 论据 论证 据事说理 对比说理
(三)广播电视评论类型
本台评论 本台短评 编后话 新闻述评 谈话类评论 舆论监督节目
五、广播电视报道类型及规范
案件报道 批评性报道 灾难报道 突发事件报道 死亡报道 暴力报道 未成年人报道规范 隐性采访 图片报道 报道中的禁用词
第三章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第十三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重点考察考生对播音主持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对播音主持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播音主持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考生能以正确的传播理念、良好的声音形象和屏幕形象、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而丰富生动的语言表达,完成广播电视的播音主持工作。
第十四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和试题类型:
(一)笔试
1、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
3、试卷满分为 100 分。
4、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写作题。
(二)口试
1、准备时间为 10 分钟,考试时间为 5 分钟。
2、考试方式为闭卷,现场抽题、现场准备、现场考试并录像。
3、口试满分为 100 分。
4、试题类型包括新闻播报、话题主持。
第十五条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内容包括:
一、播音主持工作及播音员主持人职业
(一)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宗旨、意义
播音主持工作的性质 播音主持工作的宗旨 播音主持工作的意义
(二)播音主持工作的责任
牢固树立党的宣传员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 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公众人物形象 勤奋敬业德艺双馨
(三)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规律、特点、创作道路
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 播音主持工作的规律 播音主持工作的特点 播音主持正确的创作道路
(四)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和职业道德准则
播音主持职业规范要求
严格区分职业行为和个人行为 遵守和尊重播音主持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 遵守和尊重播音主持创作规律认真严肃对待每一次播出 严格遵守安全播出的各项规章制度 尊重被采访对象(特别是未成年人、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等)
播音主持职业道德准则
责任 品格 形象 语言 廉洁
(五)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
播音主持岗位规范的意义
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 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以高水平、高质量的播出,树立自己的职业形象 以谦虚的态度和精湛的艺术,尊重和保护自己的职业尊严
播音主持工作优良传统和作风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尽职尽责的承担职业责任 全方位主动积极学习积累广博的文化知识 一丝不苟的勤学苦练专业基本功 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表里如一的慎独品格 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二、播音主持职业首要的必备基础知识
(一)新闻素质
新闻的基本概念:真实性 准确性 价值 意义等
现场报道的基本能力要求:细致的现场观察能力 敏锐的新闻洞察能力 综合分析、理清思路的逻辑能力 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等
(二)语言文字素养
1、对语言文字基本概念、知识的掌握
2、按照职业要求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
基本的准确运用词语概念表述的能力 符合语法规范、用基本通顺的语句叙述内容的能力 思路清晰、条理层次分明的逻辑能力 语言生动形象的修辞能力
(三)形体语言、基本礼仪、交流沟通能力
形体语言的基本形态 形体语言的基本功能 形体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律
职业行为中的必备礼仪 作为公众人物的必备礼仪 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礼仪
掌握和遵守交流沟通的基本规则 职业行为中的交流和沟通
三、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知识
(一)播音发声知识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 呼吸原理及方法 呼吸在有声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口腔控制原理和要领 口腔控制的目的和意义 吐字归音的方法 吐字归音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普通话语音知识
普通话概念 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词的轻重格式等知识 普通话异读词读音 人名地名的读音 播音员主持人必备语音工具书
(三)播音主持语言表达知识
1、创作准备与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备稿的定义、内容、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 感受、态度、感情 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
2、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景再现的定义、展开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内在语的定义、作用、分类以及把握 对象感的定义、特征、把握以及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3、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停连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重音的定义、作用、位置的确定以及表达 语气的定义、感情色彩和分量、声音形式 节奏的定义、类型以及方法
4、即兴口语表达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范畴和现状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运用的原则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的原则 厚积薄发对即兴口语运用和表达的积极意义 串联词的定义、功能、把握以及创作追求 临场应变——即兴口语表达的致臻境界 即兴口语表达易出现的问题 临场应变的定义、要求、依据、现场控制以及应变策略
四、播音主持业务
(一)文稿播读
1、新闻类节目及其分类 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新闻消息的播读 新闻评论的播读 新闻专稿的播读
2、文艺类节目及其分类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3、社教类节目及其分类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社教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4、财经类节目及其分类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 财经类文稿播读的具体要求
(二)话题主持
1、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新闻评论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2、财经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财经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3、服务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服务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4、综艺娱乐类节目的界定和分类 综艺娱乐类专题主持的基本要求
五、播音员主持人形象
(一)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概述
1、形象的定义
2、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社会公众形象) 个人形象
(二)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1、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
2、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处理好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多重关系
1、职业形象与个人形象的关系
2、内在素质与外在形象的关系
3、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四)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
1、塑造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声音形象塑造的基本常识和技巧 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及搭配技巧 发型造型的基本常识和要求 化妆造型的基本原则及技巧 饰物佩戴的基本常识
2、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
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 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 体态与节目的统一、语言与体态的和谐
3、注重生活中的形象
良好的语言习惯、规范的体态语言 注意言谈举止的社会影响 尊重和保护好自己的职业形象和个人形象
六、口试内容和评判标准
(一)口试内容
1、新闻播报。应试者面对镜头播报一条自己抽取的新闻稿。
2、话题主持。应试者从不同栏目类型的话题中选择一题,面对镜头主持。
(二)口试标准
A 级
1、声音状态: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发声状态积极、饱满、大气;声音运用松弛、自如、通畅;声音干净、明朗,圆润、大方
2、语音面貌: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标准,声、韵、调准确无误;语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准确;语调自然。
3、形象气质:
形象端正、大方,服饰、妆容、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4、语言表达:
新闻播报:理解准确,感受具体,感情真挚,基调恰切;语言目的明确,停连重音准确,语句流畅,语气生动,分寸得当;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与受众有真切交流,仪态自然大方;能准确鲜明的体现所播节目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话题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能实现节目的播出目的。
思路清晰,逻辑感强;语言表述准确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和语境;语言表达顺畅,对象感、交流感强;语言运用生动、形象;现场反应积极、敏捷,表现富有个性,能体现栏目特色。
B 级
1、声音状态: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发声状态较积极、饱满、大气;声音运用较松弛、自如、通畅;声音较干净、明朗,圆润、大方;
2、语音面貌:
播报和主持节目时,语音基本标准,声、韵、调基本准确,偶有失误;语音基本连贯、流畅;吐字基本清晰、准确;语调总体自然。
3、形象气质:
形象、妆饰、仪态、仪表符合广播电视职业规范。
4、语言表达:
新闻播报:理解正确,有一定感受;感情、基调基本恰切;语言目的基本明确,停连重音无明显失误;语气、分寸把握基本到位;语言表达时状态积极,语句顺畅,有一定的对象感,自然大方。
话题主持:导向正确,态度鲜明;内容比较充实具体;能基本实现播出的具体目的。
思路清晰,逻辑基本清楚;语言表述基本规范,符合广播电视语体特征和语境;语言表达基本顺畅,有一定的对象感、交流感;语言运用偶有词汇、语法等失误;现场反应积极,基本能体现栏目特色及个性。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大纲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